問 與 答

這些天在FB發了很多的問題,不少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一開始,只是因為買了一本商周出版的「向生命提問的藝術」,覺得很有意思。

依以前的習慣,總是會有一篇自己的心得,

但前一個月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花一、二個小時打字。

但又覺得這真的很值得大家思考,

於是就簡單的PO了問題,想著有空時再分享自己的觀點。

 

但一日一日過去,工作、學習依舊佔了大多數,

再扣掉陪家人的時間,我只想放空自己,不想”工作”了。

所以一直沒有分享我自己的”答案”,

也沒有對留言的回覆,但每一個留言我都會看。

 

漸漸地,我發現這對我是另外一種學習和成長。

 

以前,我們都太習慣「接收」訊息,

狼吞虎嚥各種名言佳句,將各方高靈導師的隻字片語奉若神旨,

但卻很少有意識的思考、判斷,而真正成為自己的一部份,

對自己有所助益的更是少之又少。

大多數都當成一種”咒語”在背誦,有口無心,有聲無意。

就像印表機列印出來的名畫,精美細緻,卻沒有靈魂。

 

吸收前人的智慧與精華,沒有什麼不對,也是成長必經的過程。

只是到了一個程度之後,就該進入實踐的階段。

而「思考、內省」是二者之間的橋梁。

 

過往,我花了很多時間看書、上課,

對於各家說法可以引經據典,說得頭頭是道。

但從來不曾真正感受到那種境界。

 

漸漸地,

我開始學習放下書本,

開始學習面對自己,

開始學習挖掘底層的陰暗和恐懼,與其共處。

 

而這些就是透過不斷的「問」!

 

我問自己:

我在怕什麼?

這真的那麼可怕嗎?

如果發生了會如何?

 

我想要什麼?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得到了又如何呢?

 

就這樣,不斷地往下問…

 

它們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正確答案。

高靈、天使、第八脈輪,沒有人告訴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更沒有應該如何,必需怎樣!

 

每當我問了,的確會得到一個答案。

但當我繼續問,又會得到別的答案。

 

我不知道那是來自於我自己的私心,亦或真的是高層指引。

曾試過不思考的聽從,也試過叛逆的反抗,

至今還活得好好的,沒有什麼天罰或代價。

 

於是我選擇相信:我有自由意志。

善/惡,對/錯,沒有絕對,

只是立場不同,觀點相異。

 

汝之砒霜,吾之蜜糖。

 

所以,我從一開始有著私心的,有著既有觀點與立場的個人分享,

到透過發問但不回應(因為沒有時間)的方式,

我也在學習,

學習觀察自己對每個留言的反應,

學習更接納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歷程中,

學習更深層的「不批判的聆聽」。

 

嗯…  

好吧,老實說,也不是沒有時間,

只是我更想把空閒時間留給自己。

 

記得有一個問題是:

如果這輩子你能說的話有額度限制,

說完了就只能閉嘴,你的人生會如何?」

 

我把它改成:

「如果每天的發文字數有限制,我會選擇哪些文字?」

 

於是我選擇了拋出短短的問題給大家參考與思考,

而不是繼續填塞我個人的長篇大論。

 

沒有什麼對錯,也沒有什麼天啟,就只是滿足自己。

滿足我的叛逆,也滿足了我的人性。

頹廢也好,看小說也好,

就是覺得不想去做那些看似應該做的事。

這是我現在的順流,也是我現在的臣服。

順從心之流,臣服於人性。

 

本來嘛~~

如果不是想體驗「人性」,何必來人間呢?!

 

嗯…  最後還是呼應一下題目好了。

有人問,我如何修行?

說修行太沈重,應該說我如何改變自己。

 

其實我真的沒有什麼堅定不移的信仰,

也沒有什麼一以貫之,了不起的方法,

但我可以說,「自問自答」是我的轉化之道….   之一!

 

在一本書上看到:

「如果你只有一把槌子,那麼你所看到的都是釘子!」

 

乍看之下不解,凝神細想,會心大笑!!!

 

嗯嗯,幸好我的「身心靈工具箱」裡有不少工具,

「問與答」就是其中之一,與君分享,願君善用。
 

 

kit-2160_640.jpg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