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美好,退掉煩惱
昨天第一次跟兒子去吃 鼎泰豐。
(因為沒有抱太大期望,也沒習慣拍照片,所以拿食養山坊的照片來用)
吃到一半,他突然跟我說:「妳真的是個吃貨耶!」
我楞了一下,不懂他哪裡得出這個結論?
他解釋:「吃到好吃的東西,話都變多了!」
想想… 好像是耶~~
我對每一道菜都給予頗高的評價,而且認真的品嚐和形容它。
不像以前就是默默地吃完,或是少少幾句評語。
吃完之後還覺得心情十分愉悅,彷彿週遭都灑著花瓣~~
以前常常經過,但我跟兒子都覺得它貴,吃不下口。
親自體驗後才發現它不只是吃服務,吃名氣,
而是真的有它的價值。
每道餐點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恰如其份,不會太過強烈,
但又讓你明確感受到它自己的特色。
吃了幾個小籠包,就有飽足感。
當然不是因為它的「量」,而是它的「質」。
好能量的食物,不用吃多,少許就足夠。
即使因為美味,我吃的比平時要多,
但一點都不會覺得撐或漲,反而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兒子看我難得這麼開心,就說:「那下次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選它囉!」
(我們最近對食物的慾望和要求都已經降到能維持生命就好…)
但我其實不抱那麼大的希望。
也許是回憶被美化了,也許是那經驗的需求消失了,
也許是麻木了,也許是想要追求更高境界的天性….
通常我都只對「第一次」、「第一口」感到驚艷,
下次就沒有那種感覺了。
無論如何,我都感謝這個「特性」,
因為這樣就比較不會執著,不會沈溺,不會上癮。
對我而言,
不執著,不沈溺,不上癮,就等於「自由」。
而「自由」於我,比生命更重要!!
也許是過去「好事乘三」的訓練,
養成了看見事物的美好,而不是醜惡。
也許是長期陪伴個案的習慣,
更容易看見人事物背後的用心,而不是批判。
當然,即使美食雷達算是發達的我,也會踩到地雷,
吃到又貴又難吃的東西也會皺眉發牢騷~~
而我的處理方式很簡單,就是:不 再 吃 它。
你會說:這不是廢話?!
是啊~~
但很多人都是一面咒罵,一面吃下它。
甚至下次還是繼續點,繼續吃。
於是你吃下的不只是難吃的食物,還有滿滿的負能量。
這負能量其實就來自於你自己。
在困境中的人們,
總是覺得自己沒有選擇,
覺得一切都是別人,都是環境,
覺得自己有著深深的無力感~~
於是變得虛弱,沒有自信,沒有力量,
然後就更看不見出路,然後更沒有自信….
變成一種惡性循環。
試想/回憶一下:
宴席上有十道菜,
三道很美味,三道很普通,三道很難吃,還有一樣沒吃到。
你會談論的是哪一種?
你記憶最深的是哪一種?
我記得N年前的公司春酒,
第一次吃到龍蝦生魚片,
才感受生食的美味,才體會到海洋的「鮮」味。
還有一次跟朋友吃茶餐廳,
橙汁排骨入口的一瞬間,
向來淡定的我叫了一聲,嚇得朋友縮回筷子,
我捧著臉頰陶醉:「好~好~吃~~~」
….
人生中,這樣的美味與驚艷並不多,
但我選擇讓它們留在腦中,留在心裡,
讓那些普通的,難吃的印象,或是沒嚐過的遺憾退開。
我說「退開」,是因為它們不可能被抹滅,
因為早就吃下肚子了,記憶也存在了,
只是我更有意識的明白:
「我是主人」,
我有權利,也有義務篩選由誰來服務我,讓我開心,讓我愉悅。
讓不適合的人事物離開自己的生命,就是這麼簡單。
網路上,我總是選擇分享美好的,有益的事物,
因為這樣會放大它,深化它,
對我好,對大家也好。
而這樣美好的能量流動,最後還是會回到我身上。
「你所關注的會被放大」
你,關注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