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觀後感
剛看完「我和我的冠軍女兒」,真心覺得拍得很棒!
而且好有共時性啊~~(眨眼)
一開始,大家都對父親的獨裁專制感到憤怒,
覺得怎麼可以把自己的心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不管孩子的意願,強迫她們刻苦訓練,剪掉長髮,成為全村的笑話。
但是當女兒開始贏得比賽,
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她們成為英雄。
拿到全國冠軍後,
她飛出了牢籠,
享受到花花世界的美妙滋味,
開始反抗父親的權威。
幾經波折,最後她才真正長大,獨當一面,拿到金牌!
同時終於獲得父親的肯定和認同。
電影拍得很好,近三個小時,
剛好完整呈現起承轉合,牢牢抓住觀眾的心。
而且內容非常豐富,有很多角度和觀點值得討論。
如果,她最後沒有拿到金牌,還會有這部片子嗎?
我想不會。
這世界是很現實的,
「頂端」的人說話才有人聽。
因為最後「他們」成功了,
所有的流的汗水和淚水,成了光榮的印記。
所有以前的「過」,都變成了「功」,
所有以前的「錯」,都變成了「對」。
他們成了國家英雄,故事才有可能搬上螢幕。
如果他們輸了比賽,或者說還沒贏得比賽,
這樣嚴苛的訓練和教養,放在其他國家,是不是可能構成虐待?
但是,這真人真事是發生在印度。
一個幾乎沒有女權的國度。
雖然初衷是為了父親的夢想,
但最後為整個國家帶來多大的影響?!
這父親的做法是對還是錯?
國情不同,我們不能以自己的世界來衡量和要求別人。
家庭背景不同,我們不能以自己的期待和標準來評判別人。
如果,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甚至在她們離世之前去訪問女兒,
她是開心的嗎?
有遺憾嗎?
內心有陰影嗎?
她會這樣對自己的孩子嗎?
也許感謝,也許後悔,也許都有~~
她的人生還沒有蓋棺,誰都不能論斷。
當一個國家出了世界冠軍,
會有多少人起而效尤,開始對自家孩子魔鬼訓練?
而這些人當中有多少是自願的?
不管有多少人在努力,最後冠軍只有一位,那其他人呢?
我們能說他們不對嗎?
有意思的是,片中描述輿論的部份。
父親想生男孩,眾人紛紛提供各種偏方。
結果是女兒,大家都不承認自己的方法沒效,
反而說一定是他們沒好好照做才會失敗。
當父親違背傳統,訓練女兒摔跤,
所有人都嘲笑他們,等著看笑話,
等到奪冠榮歸,所有人都引以為榮!
不是人多的那方就是對的。
(如果聽大多數人的話,他們家十輩子也出不了一個冠軍。)
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誰有資格決定?
這樣的父親,這樣的女兒,
他們的靈魂需要多大的勇氣,來安排這樣一場人間劇??
當我們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別人指指點點之前,
是不是先看看自己,是否完美無缺,是否從不曾犯錯?
我很喜歡這部片,因為很真實。
人生本來就不完美,就像片中爸爸所說的,
父親和教練的角色,他只能選一個。
他選了,並且承擔了。
甚至為了女兒,
心性高傲的他願意低聲下氣去求人~~
那女兒呢?
一開始她們並不樂意,
她們也曾反抗,曾失敗,
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堅持。
因為看了別人家的新娘,才知道自己是多麼幸運,
有機會走不同的道路。
事情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選擇一條路,努力走好它,並且承擔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