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休息時間
難得沒有排工作的假日,突然不太曉得要幹嘛。
早上寫了一篇文,雖然還有好多事項待辦,
但覺得今天至少有工作了,應該可以休息一下。
也許是午餐過多的糖讓我覺得慵懶…
於是蓋上電腦,投向床的懷抱。
趴在床上,
發現其實不怎麼想睡,但也沒有滑手機的衝動。
那久違的「安在當下」突然出現。
好久了~~
好久沒有這種「真正休息」的感覺。
之前是各種忙碌,忙到來不及思考。
即使停下來,腦子也動個不停。
要不是想著還有什麼沒做,就是責備自己怎麼這麼怠惰,該做的都沒做。
原來,我一直沒有切換到「休息」的模式。
因此,電力一直沒有充飽,需要動用到「意志力」才能讓自己行動。
意識到這一點,就告訴自己:
「夠了,妳可以心安理得地睡覺,這是休息時間。」
一覺醒來,已經是黃昏。
為自己打了杯水蜜桃藍莓奶昔。
然後順手洗了果汁機和杯子。
再把花瓶的水給換了。
這些看來微不足道的瑣事,平時我總是能拖一刻是一刻。
今天卻沒有什麼掙扎地就完成了。
原來,平時的「休息」並沒有真正的休息。
即使躺在床上滑手機,心裡責備自己的聲音卻從未停過。
因為我們內在多少都有一種「再不努力就老了!」
「你在休息,別人在努力,這樣怎麼跟得上?!」
的聲音在鞭打著自己。
腦袋裡更有數不清楚的成功人士,不眠不休工作的勵志故事不時出現。
然後….
我竟然在這裡滑手機?!!!(自己掌嘴)
所以我們不敢休息。
即使身體停下來,腦袋也沒閒著。
深怕錯過了什麼,漏掉了什麼。
我想,這也是寒暑假帶來的親子矛盾關係的原因之一。
似乎從某個年齡開始,
做父母的,常常見不得孩子快樂。
看到孩子在玩,就催他作功課,送他去補習,或至少塞本書給他唸。
因為,我們不允許自己休息、玩樂。
孩子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真實不虛地映照出我們的面貌,
只是有沒有看懂而已。
每個人都需要放鬆、休息。
只是大多數父母承擔著經濟重擔和各種生活壓力之下,
真的很難完全放開自己,陪著孩子玩耍。
或許,可以換個角度,
把陪伴孩子當成「第二個童年」的機會,
重新陪伴自己的「內在小孩」再長大一次。
這一次,試著用跟過去不同的方式,讓自己再長大一次。
這是最難得、最有效的自我療癒機會。
我其實不太記得以前陪兒子的寒暑假是否很累,
是否也期待開學日的到來。
能記得的是有一年帶他去神奇寶貝樂園玩各種遊戲,
那是我小時候沒有的。
記得的是我們在科學博物館模擬開消防車,
結果我笨拙地不斷開車撞牆,慘叫連連,
一局Game over後我已經叫到聲音沙啞幾乎虛脫,兒子則是笑到四肢無力差點英年早逝~~
記得的是離婚後獨立安排花蓮賞鯨行程,
母子倆坐在船頭,共同感受乘風破浪的刺激,感受鯨豚就在腳邊的驚喜。
我相信,
親子之間有好多這樣的歡笑,
當然也有不少的衝突。
而我關注的,是如何留下美好的記憶,
如何從衝突、淚水中成長。
這成長,是自己,
是那個當年沒有被好好陪伴,沒有好好享受快樂的自己。
如果孩子已經大了,或是沒有孩子,也沒關係。
就是現在。
關掉手機,關掉電腦。
允許自己好好睡一覺,什麼都不想。
即使只有一個小時都好。
請放心,
這一個小時,世界沒有你/妳依然運轉得很順暢,
但你/有機會充飽電,補滿能量,然後輕鬆面對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