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抓狂的完美主義
在台中工作室,放了一台咖啡機,幾乎每位到來的朋友,都喝到了防彈咖啡。
大家都說:比想像中好喝。
有些自己做過防彈咖啡的朋友,覺得我做的更好喝。
新鮮烘焙的莊園豆,用德國進口的義式咖啡機,高壓萃取出咖啡豆的油脂。
草飼奶油加上冷壓初榨椰子油,用廠商改良過的蒸氣奶泡管,把它們打到細緻綿密。
這是我每天早上的早餐。
這杯咖啡,不是一天造成的。
從即溶咖啡,公平貿易咖啡豆,精品豆,莊園豆,到朋友/學員送的手工烘豆。
從39元的手持奶泡器,到小型果汁機、專業冰沙機,直到高壓蒸氣奶泡機。
從簡單的熱水即溶沖泡到掛耳包,從砍豆機+手沖,到義式全自動咖啡機。
如果,
當初我知道一杯防彈咖啡要花我這麼多錢和時間,
我絕對不會入坑!
寧願胖死算了~~ (這是誇飾法,我並不真的想胖死,謝謝!)
但是沒有人要求我這樣,也不需要做到這樣。
是我自己想要的,一歩一歩改進,直到我滿意。
這是我的完美主義。
對,就是那該死的完美主義!!!
心中永遠期待自己能100分。
即使做不到100分,
也受不了明明能做到90分,卻隨便交個70分的東西出去,
但是,偏偏目前能力只能做到65分,
就會有一種:那算了,放棄!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或是:再給我一點時間,等我狀態最好的時候,我能做得更好。
問題是:那一天似乎永遠都不會到來….
而且,完美主義的人永遠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就算拿了100分,也會想著:能不能101分呢?
完美主義的人很辛苦。
在完美的背後,有好多個「應該」。
為了達到這個「應該」,
很累~~
完美主義身邊的人很辛苦。
即使不被明令要求,也能感受到那怨念和壓力,
很累~~
那,怎麼辦呢?
我的建議,不見得適用每一個人。
但總覺得,只給問題不給答案,是流氓行為。
做設計工作的人都有交稿日期 Deadline 的壓力。
見客戶時,有簡單的草稿,有粗略的模型,總比二手空空要強。
有東西,就有進度,就有討論的空間。
他知道你有在做事,有把他的案子放在心上,
這東西不用完美,反正客戶總是要改的!!! (設計人都懂的…..)
即使是學生,也有交功課、交報告的時限。
有交,有分。
沒交,零分。
努力寫上半頁,就算答案言不及義,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老師多少會手下留情,給點同情分。
覺得這樣沒面子? 很丟臉?
那就檢討自己為什麼做不好?
是自己太懶了? 太自信了? 或者這真不是自己擅長的?
這背後可能的原因太多了,不要花太多時間自責。
日子還是得過,事情還是得做。
可以試試下列歩驟:
1. 寫下來:把腦子各種問題和要求都寫下來,讓它們離開頭腦,躺在紙上,清出腦袋的記憶體。
2. 分類:分類後可能會發現,很多問題其實是同一件事。真正的問題點只有一個,搞定這個,很多問題就消失了。
3. 排序:緊急的打勾,容易的做另外一個記號。
4. 找出此刻能做的:能做的就先做,不管是容不容易,重不重要。
5. 把做好的畫掉:給自己一點信心和成就感,知道自己正在完成。
不是做一次就能治好這毛病,很可能這一生都得時時提醒自己:
「先做能做的」
「先求有,再求好」
完美主義的人,很容易糾結在「美好的幻相」中。
我的經驗是:
大部份人沒有那麼專業,也不需要那麼專業。
一個餓極了的人,是品嚐不出美食的。
客人餓了,就先給他一碗湯暖暖胃,讓他恢復理智,
再端上你精心烹調的佳餚,才不會浪費。
如此,別人獲得了他想要的,
你也可以有時間和精力達到你心中的完美。
是的,我們都敬佩和嚮往那些「堅持自己理想的人」。
但如果你有迫在眉睫的壓力,那就先「活下來」吧~~
活下來,不代表妥協,不代表將就,不代表背叛自己的原則。
而是在這之間尋找平衡點,同時前進。
不要停在原地,為了追求完美,而忘了前進。
這是成長,是更完美!!
以上,並不完美,但我還有很多事要做。
對某些人來說,這些剛剛好,因為他需要時間消化~~
再來一句支持我撐過不完美人生的格言: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