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a Ri 筆記本】怎樣可以加快修行的速度?
我是個有刺激才有反應的人。
大部份的分享,都是因為外在的人事物,或一句話,引發一些想法。
平時沒事,我也沒啥情緒起伏,反正只要不影響我,就沒什麼看法…
(所以我其實是個沒有主題就很難聊天的句點王….)
像昨天的那一篇”先努力,再隨緣”,就是學員的一個留言觸發的。
他後來解釋,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我改變的速度太快,他怕自己跟不上。
我真的明白,也沒有想多,更沒有不開心或覺得他有別的意思,因為我們一起上過五堂共修課,多少了解性格,我的版也很少有人來亂的~~
這樣的自我檢視,是這些年養成的習慣。
而寫出來,是因為這些本來就想找時間說明的。
我需要把腦袋裡的萬馬奔騰思緒“放”出來,
同時正好回答有些人的問題:「怎樣可以加快修行的速度?」
我想,
「不斷的自我觀照」是讓我可以跑得更快的方法之一。
當我看到一些別人的優秀,會看看自己心裡是否有嫉妒或酸葡萄。
當我看到一些不OK的事情,會先看看自己有沒有犯相同的錯。
我從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狀態,
還有面對外界情況時產生的反應和情緒,
來檢視自己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也檢核這些年的學習和療癒有到底有沒有用?
如果這些所謂的”靈性”、”修行”沒有讓我的日常生活更舒服,更愉快,那我是在瞎忙什麼?!
我不喜歡「人生是來受苦的」這種論調,
所以我『選擇』的信念是:「人生是來體驗的」
「受苦」也是一種體驗。
既然是「體驗」,當然就不會一直重覆做同一件事。
更不需要讓自己一直處在艱困的狀態。
回到「自我觀照」。
面對別人的一句話,我如何解讀?
有沒有覺得他在罵我或是指責我?
如果有,那表示我自己內在有一部份的認同和共鳴,否則我不會共振。
如果別人輕輕碰到我,我會痛,表示我的傷還沒有好。
此時該做的不是要對方道歉,而是回來好好療自己的傷。
人都有盲點,特別是在看自己的時候,
透過別人的眼光來看自己,是個很好的參考。
當我檢視自己,自認沒問題,那就給自己拍拍手,讓它過去。
同時謝謝對方,給自己一個「檢核」的機會。
更積極的層面是,也提醒自己,下次當我想要表達類似的想法時,要注意,儘量不要讓別人有誤解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熟人,講話會很精簡,覺得你應該懂我,結果很多的爭吵和誤會就這樣出來了。
沒有人有義務”懂你”,特別是你自己都不懂你自己的時候。
我常在做個案時,感受到對方,說:「你的腦子很忙厚~~」
個案多半苦笑點頭。
是的,我天生也是個腦子很忙,停不下來的人。
我的做法是,反正腦子就是要忙,要想事情,那就找點有建設性的事讓他忙。
所以我前面說的是「檢視」、「觀照」,
而不是「檢討」「批評」。
前者是更客觀的,
後者是帶著自責的、憤怒的,
這些情緒都是「先自傷,再傷人」,超級划不來~~
前者是在驗傷,後者是在傷口上灑鹽。
重點是:
知道了,要改!!!
「修行」,一邊修正,一邊要前行。
很多人很會觀照,很會自省,
但往往都是「勇於認錯,絕不改過」。
那我也就呵呵,
繼續往前走我的路,無法停下來等你。
因為我只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多年前有朋友跟我說: 「妳不要跑太快,我會跟不上。」
當時我很傻眼,不是應該自己跑快一點,想辦法跟上嗎?
而這次,學員說的是擔心自己跟不上。
二者的心態不同,生命的變化也就有明顯的不同。
我沒有想要帶領任何人,但歡迎大家順路同行,相互關照。
(突然覺得幸好小時有唸點書,「觀照」和「關照」,同音不同義,好妙啊!!!)
你看,同樣一句話,我可以在腦子裡編出100個劇本,上演各種受害者情結。(這是大家平時最會的~~)
也可以寫出來,做更深度的溝通和分享。
這過程對我自己的幫助是最大的。
除了再次檢視自己,發現更多的自己,同時訓練自己的書寫和表達能力。
謝謝這位朋友,沒有你的留言,就沒有這二篇。
雖然沒有稿費,但如果有功德值,分你一半!! ^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