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圈:先問為什麼,找到你的動力
最近在體驗一種”著迷”、“上癮”、“不可自拔”
反覆聽同一首歌:「消愁」。
追某些年輕偶像的最新動態。
這二者是很大的反差。
一個深沈無邊,一個天真可愛。
說完全沈迷又還保有一種抽離的清明觀照,
研究到底在「愛」什麼?
「愛」,對我來說是個很迷離的詞。
就像「黃金圈」理論說的,它屬於「緣腦」,
它屬於那個古老的,那個言語無法描述,邏輯無法解釋的區域。
因為找不到可以用的圖,只好自己畫。
為了畫一張圖,拖出一直很懶得動它的粉彩工具箱。
(其實畫粉彩真的用不了太多工具,只是一種套裝控的愛買癖)
然後想到,當初「為什麼」學粉彩?
因為有很多東西,文字不足以表達,但對畫畫又有陰影,直到和諧粉彩出現,直覺應該可以試試。
所以,對我而言,畫粉彩的「動機」、「初心」就是為了多一種方法抒發情緒、傳遞能量,而不是開課教學。
當我回到這個初心,覺得自己不夠好,怕自己教不好的壓力就減輕了。
那遲遲不敢動筆,擔心畫得不美麗的恐懼就離開了。
害怕不見了,動力就出來了。
這就是「先問.為什麼」的神奇之處。
即使有了很多好玩的工具,但我最愛的還是用手指頭畫畫。
總覺得,這樣能更直接傳遞能量,就像在做療癒時一樣。
我喜歡不透過工具,也不隔著空氣,就是直接碰觸個案。
人生已經太多虛假、太多面具,
要看見真相已經不容易,別再為難自己….
從中心的粉紅色開始,那是本質,是最真的心,是原初的愛,是「為什麼」,是出發點。
第二層的金黃色,是光的散發,是太陽的能量,是宇宙的保護和滋養,是靈魂藍圖,是生命道路,是「怎麼做」。
第三層的橘色,是勇氣,是行動,是力量,是人生劇本,是「做什麼」。
以科學家的角度來看,
第一、二層是緣腦,掌管人類的情感,也負責所有的行為及決策能力,但不包括語言。
第三層是新皮質,是人類大腦最新生成的部份,負責理性思維、分析及語言能力。
很多人做決定時用的是「直覺」,往往很準,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而有人講得頭頭是道,分析出了字典厚度的報告後的成功率還是五五波,跟賭博沒有二樣。
因為一個是由內而外,運用了最高的智慧,產生最強的熱情和動力,簡單有力。
一個是倒因為果,拚命研究別人做出來的成果,試圖找出規律,卻沒看懂人家的核心價值。
當我在畫背景時,完全隨興挑選顏色、位置,
然後一樣直接用手塗出無法預知卻很喜歡的效果。
對我而言,那就是地球,是這花花世界。
未知、不可控,卻很美麗~~
有我愛的各種顏色,也有少少不愛的黑、灰和咖啡。
有,但不多。
這就是我眼中的世界。
在我與世界中間,加了一層化妝成花花世界的粉紅光包圍著我,安全感再昇一級!!
最後從中發射的各種光芒和泡泡,也是沒有計畫的。
就看現在手中有哪些工具,有些熟悉的,有些沒試過的,都拿來玩一玩。
知道不會做錯什麼,因為出自於愛。
結束前,在每顆泡泡中點上小小的粉紅光,
讓愛安全地、輕盈地,乘著光,融入這花花世界~~~
在申請粉彩指導師的功課中,要求我們寫下每一幅的創作靈感和過程。
一開始覺得很難,因為我對圖像的敏感度很低,漫畫中的主角只要換了衣服,換了髮型、髮色我就認不得~~ (有時人物太多我也分不清)
但現在覺得這很有意思,我喜歡整個創作的過程,也喜歡用文字記錄每個動作背後的動機。
訓練我的緣腦和新皮質更加合一跟合作。
一直都不喜歡用太明顯的線條,喜歡這種模糊的,界線不那麼分明的表現法。
這跟過去黑白分明的自己很不同。
這些年學著放下是非對錯,放下批判,學習跟這世界更多的連結。
當我明白自己是誰,
當我足夠強壯,
我可以放下武裝,鬆開防線,
發現其實並不會失去自己,而是豐富了生命。
就像以前會避免用「為什麼」開頭當問句。
因為通常會得到的是防衛性的理由,陷入鬼打牆,得不到真正的答案。
但是當我放下過去學到的觀念和經驗,跟隨直覺看了「先問.為什麼」,
才知道原來他問的不是「為什麼不做?」
而是「為什麼要做?」
是「初心」
是「動機」
是「熱情」
問對了問題,答案就出來了。
當我放下成見,新的世界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