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自己】靈性飢渴+知識肥胖

前二天,有位媽媽帶孩子來做療程。
談了很久~~ 最後媽媽自己也做了EO。
我發現,可能因為有運動的關係,她的身體部份不是太卡,但對生命毫無熱情。
同時,脾透露出來的訊息也很矛盾:一方面渴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方面又顧慮現實生活及社會價值。
她也同意:「基本上,
繼續活著,只是因為還沒死。
堅持運動,只是因為責任還在。
努力工作,只是在等退休。」

這些是她的課題,也是她和孩子之間的情況。

她希望孩子能有自己的人生發展,不但盡全力支持,更努力扛下各種壓力。
然而,孩子感受到的卻是自己被控制,非常不快樂…. (這是很保守的說法了…)

最後,媽媽無奈地嘆氣:「我的確很想往靈性方面學習和發展,但生活還是要過啊~~ 現在就是撐著等退休….」

我說:
「妳以為,靈性是什麼?
拋家棄子上山修行?
青燈古佛吃齋唸經?

時代不同了啊~~ 親愛的!」

 

其實,有這種煩惱的不只是她,過去我總是(也只能)拿自己當例子,
但也一直想不到簡單的方法或比喻,可以說得清楚講得明白什麼叫做「把靈性帶入生活」,

直到昨天去上豎琴課。

 

距離上一次認真學琴,大概是十年前了。
這次再見老師,我們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她不是所謂靈性圈的人,也沒有上過所謂靈性課程,
但透過照片和文字,卻可以把一些現象看得透徹,
莫名就能抓到我的點,用我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來教我,真的是因材施教。

第一堂課大既二個多月前吧….
她說:「右手是自己,是主弦律,要先抓好。
左手是朋友,是和弦,是來豐富自己的人生的。」
這對我這種自我意識太強,懶得交際,但又想面面俱到,同時做好每一件事的人來說,完全可以接受。

這是我心理上的課題,也導致和弦總是談不好。

這句話很簡單,但立刻讓我知道該怎麼「做」,瞬間有了次序,懂得取捨。

 

而這一堂課,她不但在課前跟我聊了一些她從FB觀察到的現象,準到我眼珠都快掉下來!

而且又抓到我的點,溫和堅定地陪我抓拍子,不讓我落跑….

以前我幾乎不會自己看譜打拍子,通常全靠記憶和感覺,所以學一首忘一首。
這次本來也想矇混過去,但她說:「學會打拍子,彈起來才會實在,不會飄。」
我當場倒抽一口氣,有一種被針灸到重點的感覺!!!

因為上課前聊到:「看了這麼多,我覺得妳是比較實在的人,沒那麼飄。」
我超感動~~ 因為這正是我努力的:落地紮根。
她沒有使用什麼靈性語言、詞彙,但看得一清二楚,

就有一種「我的努力被看見了!我的努力是有成果的,不是自嗨,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感動。

就衝這二句話,就算腳抽筋我也要學好打拍子!!!

在她身上,我終於能用不同的角度來討論「靈性生活」這話題。


靈性,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
但到底什麼是靈性?
硬要說文解字,勉強說是靈魂的特性吧!

人沒有靈魂,就不能算是個人,
所以每個人都有靈魂,有靈魂就有靈性。
那為什麼還要學呢?

很多人不快樂,是因為把這「本性」藏起來了,壓抑住了。
明明想吃東西,但人家說吃了會胖,胖了不好看,沒人會喜歡….
明明熱愛藝術,但人家說靠畫畫會餓死。
明明是敏感內向,但人家說做人要大方,交遊要廣闊。
那….. 到底聽哪個???
內心的拉扯就產生了。

因為「人家」都是「為我好」,我不該讓他們失望。
而”希望大家都好”,是靈魂的特性之一。

靈魂的源頭,是一體的。
就像大海,是很多水滴的匯集與融合,
當眾水滴們集合在一起時,分不清你我,你快樂就是我快樂,
所以我當然盡可能讓大家都快樂。

只是當水滴離開了大海,踏上獨自的冒險旅程,經歷了許多困難,很可能已經忘了大海的溫暖和支持,忘了自己的本性,覺得孤單寂寞冷~~

學習靈性,是喚回那曾經一體的記憶,

學習靈性,是要生活過得更好,

學習靈性,是要讓此生沒有遺憾。

 

想要過好生活,想要此生無憾,

就要內外一致,沒有矛盾衝突。
當自己沒有矛盾衝突,看待人事物更清明,對待別人也不會有矛盾衝突。
當我能看清自己要什麼,就能看清別人要什麼。
當我能面對自己的困難,就能協助別人面對他的困難。

我佩服這位老師的是:她很清楚看見我的問題,同時用很簡單,我做得到的方式來教,而且有效果。

找到問題 >>>  >>> 看到改變

是「將靈性帶入生活」的三歩驟

很多人只停留在第一歩,而且「精通」這一歩。

找到一拖拉庫的問題,但一樣也沒做,就想直接看到改變。

也許有人可以,但在下道行太淺,境界太低,目前做不到….

 


劉老師已經有多年的豎琴教學經驗。

(但教得久,不代表就一定教得好,很多人教學了幾十年,用同一套教材,同一套方法。)

 

之前我學琴時,靈性沈睡,智性未開,也沒有什麼天賦,只是在圓兒時的夢想。

而現在的我看現在的她,有無數的讚嘆!!

我想,我們都成長了!

 

這証明了,

你可以一門專精,也可以博覽雜學;

你可以靜心唸經燒香,也可以煮飯掃地帶娃。

每一件事都可以是修行,都可以達到你想要的目標。

 

修行,

是修正行為,

是名詞也是動詞,

重點在「用心」和「實做」。

有心想修,才會去做。

 

實做是「身」,
用心是「心」,
靈性是「靈」。

三者缺一不可。


那到底怎麼樣才能「將靈性帶入生活」?

相信你已經知道太多太多方法了~~

很多人是「靈性飢渴」+「知識肥胖」

就是一直覺得不夠靈性,不斷追求~~

致力於尋找最好的靈性特效藥(減肥藥)!

其實只是知道的太多,實行的太少!!

就像你有一櫃子的食譜,一冰箱的食材,卻從未動手下廚。

如何做出一桌好菜?

請一歩一歩來。

從煎一顆荷包蛋開始!

然後,拿出任何一本食譜,選一道菜,準備食材,開始練習。

 

如何將靈性帶入生活?

請一歩一歩來。

從深呼吸開始!

然後,拿出任何一本書或講義,選一個方法,開始練習。

看到很簡單,做到才高竿!

2 個回應

  1. 2018-08-29

    […] 靈性飢渴+知識肥胖 […]

  2. 2018-09-05

    […] (延伸閱讀:靈性飢渴+知識肥胖) […]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