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總得有點追求

人活著,總得有點追求,有點執著。

這跟大家在說的「放下」看起來似乎相違背。


一天的時間有限,

但我想做的事情很多:

寫工作坊的文案、推廣,

寫個案的心得,

寫我自己的分享,

看書、進修、彈琴……

還要撥出一些時間耍廢放空~~

 

我不是超人,也不是工作狂,

要如何排序,如何取捨?

 

像現在,就在寫完全沒有收入的,純抒發、分享的文。

 

這表示我「對金錢的抗拒」嗎?

 

也許是對金錢的抗拒,

也許是對成為更大的自己感到害怕(怕自己被更多人看見)

也許是內在情感、能量的流動的需求(就是不吐不快,不講會死的意思)

也許是接受到某些人的期待電波(有人發出疑問),

也許是對更大願望的圓滿(靈魂的渴望),

也許是我把別人的需求放在我的前面(別人比我重要),

…….

同一個行為背後,可能有著各種的動機。

可能是正面,可能是負面,

怎麼說都對,因為都真實存在。

 

我可以選擇不理它,也可以選擇清理它。

 

有學員就提出這樣的問題:

看了好多書,認真覺察分析自己每一個信念,

然後覺得  好  累  哦  ~~

更何況很多的觀念、格言都是相反的,

愈看愈多愈迷惘,愈來愈不知所措?!


信念本身沒有對錯好壞,

更不是每一個信念都需要被清理。

 

要看它是否困擾了你?

 

例如我花一早上的時間寫分享文,

不至於讓我立即餓死,

但帶給我成就感和滿足感,

那對我來說,利大於弊,是加分的。

所以我此刻選擇不休息,繼續寫。

 

可是,既然我能寫出上面那些句子,

表示那樣的念頭依然存在著,

那還是可以找時間來處理這個「煞車系統」。

 

因為它們讓我在眼睛疲累的情況下,

猶豫了一會兒:是不是要現在寫?

要休息一下再寫嗎?

萬一靈感跑掉了怎麼辦?

最後決定先寫了再說。

(後來寫一寫就跑去休息了半小時,再回來繼續完成,頭腦反而更清晰)


選擇的重點在於:完美並不存在 

 

二元世界,就是事物都有一體二面。

如果我要把所謂的「負面信念」都清光光,

那等於「正向信念」也沒了。

 

一個無欲無求的人, 待在世界上要幹嘛?

 

換個角度說,真正無欲無求的人,也不會”活著”了~~

 

不管是對人類有益,對自己有益,

都是一種執著,

都是立基於一個有對錯好壞的角度,

然後才會有「動力」。

 

我心中真正的高我、源頭,

是只有包容、接納,

沒有好壞對錯,

也沒有任務、使命的。

 

所有那些想得出來,說得出來的,

都是靈魂「想要」的,

宇宙只是滿足它而已。

 

渴望


很多人在「需要」和「想要」之間,

總是不加思考地選擇了「需要」。

那也是一種木馬程式,來自匱乏和恐懼。

 

每次都選擇「需要」的結果就是:永遠都不夠。

 

放棄興趣做不愛的工作,是為了三餐溫飽。

但是,人真的需要三餐嗎?

一日一餐也可以活啊~

食氣食日也可以活啊~

 

再往下問:

你是需要活著,還是想要活著?

 

我明白:這世界並不需要我,

是我需要這世界,來滿足我的某種需求/渴望。

 

於是,

我停止問:我需要什麼?

開始問:我想要什麼?

 

這才能幫助我脫離「厭世」泥沼。

 

以前,我早上很會賴床,死活不想起床,

而且還有嚴重的起床氣,起床呆~~

因為起床就要面對各種不想做,

但這社會要求我必需要面對的事 ── 上學、上班。

 

現在,我每天眼睛還沒睜開,就有靈感冒出來。

迫不急待要起床開電腦記錄、發文。

 

這不是我的需要,是我的想要。

 

但我的想要,卻滿足了我的需要。

 

因為我的各種發文,有更多人理解我,認同我,

願意找我做療癒,參加我的課程,

於是我得以三餐溫飽。

 

我沒有大富大貴,

也許是目前不需要,也許是內在不想要。

我不是沒有嘗試過,

但每一次都選擇了我認為對的那一邊。

而那往往不是立即可以賺很多錢的那一邊,

但卻是讓我心靈自由的那一邊。

 

也許是我的執念,也許是我的限制。

我知道二者不並不衝突,

但目前的我還做不到二者兼顧。

 

我知道我還有很多矛盾的信念可以被清理,

很多事情可以被完善,

我允許自己一歩一歩來。

 

這裡用「可以」而不是「應該」,

因為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目前沒有三頭六臂,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每一件事,都是一個選擇。

 

先寫文案,還是先寫分享?

先寫分享,還是先休息?

先休息還是先吃飯?

先吃飯還是先洗澡?

先洗澡還是先洗衣服?

 

它們看起來都是「需要」,

而我的選擇會是「想要」的那一個。

 

選擇「需要」,即使偶爾獲得了想要的,

也脫不了一輩子被「恐懼」追著跑的命運。

 

選擇「想要」,不但滿足我的需要,

而且帶著我往幸福的目標前進。

 

最後小叮嚀:

不要拿需要,來衡量你的想要。

 

想要就是想要,

在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的情況下,

選擇想要的那一邊,

也就選擇了通往自己內心的那一條路。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蓮花光居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