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只是你的拚圖指標

第一次這麼強烈想要去看某個人的演唱會。

(嗯…  不過是不是三分鐘熱度就要再觀察了)

以前覺得,崇拜偶像、追星這種事,不存在我的生命中。

但人生嘛,愈不想要(不屑)的就會愈發生。

 

對周深的認識,應該是從”聲入人心”。

雖然之前在”蒙面”看過一次,但印象不深,只記得在毛不易的歌單中見過這名字。

在聲入人心這樣可以單純唱歌,沒有那麼多虛假的節目裡,

他的獨特嗓音和相對嬌小的身形,加上性格,很快成為公認的團寵。

每個人都想找他合作。

他輸了,每個人都過來安慰;

他贏了,每個人都上前擁抱。

(而且是多到要排隊的那種啊~~)

這二天反覆看周深最新在北京的演唱會視頻,

突然想起「香水」。

小時候看的小說,莫名地震憾,印象深刻。

前些年拍成了電影,又再看了一次。

那時不能理解:「愛到想吃了他」是什麼病態心理?

現在卻懂了。

 

那種你好喜歡好喜歡,好愛好愛,

愛到想隨時看見,隨時摸到,

愛到想揉進懷裡,據為己有,

愛到要時時刻刻在一起,無法忍受片刻的分離,

少了他,就覺得空虛,難過。

 

或許你在寵物身上、孩子身上,有時會體會到這樣的情感。

所以願意付出許多許多。

 

或許你對很喜愛的藝人、歌手…,有這樣的情感。

所以願意在寒風中等候,只為見他一面。

 

我猜,或許一些所謂的變態殺人魔,也有這樣的感覺吧?!

那種想要永遠據為己有,不再分離的強烈慾望,

那極大的,無止境的空虛感幾乎要將他淹沒,

他能想到的,只有把對方”吃掉”,確保他無法離開,才能滿足。

(但很明顯,這也沒有「真正的滿足」,否則不會”連續”犯案。)

 

從偶像講到殺人魔,很詭異嗎?

 

其實觀察這些粉絲和偶像,是很有趣的。

每個人都在尋找那個自己沒有的,想要擁有的。

 

小學到國中,我的偶像是”夏元瑜”,

一個說出來沒多少人知道的七十歲老頭,自稱”老蓋先”

他的博學、幽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現實版的馬蓋先。

(想來,那時就對「完美」有著極高的標準,難怪對自己怎樣都不滿意。)

他是我唯一會填在「偶像」那欄中的人。

然後因為起點標準太高,很難找到有人能取代,

更何況他老早就成仙了,凡人難以超越。

 

當然,也可能是小時候見的世面少。

現在,即使再喜歡一個人,

想到要跟他過日子,天天柴米油鹽、帳單房租、小孩公婆…

再體貼的高富帥,也一秒熄火。

 

甚至是看起來很完美,性格外貌0缺點的人,

我都會想:這樣的完美,在人間是不存在的,肯定有某些陰影。

在哪裡呢?  是什麼呢?  會不會以後我每天要幫他心理輔導?

(突然覺得我自己比較變態… )

更大的聲音是:他這麼完美,我配得上他嗎?

 

所以看偶像劇也沒什麼代入感,只覺得浪費時間。

 

好,扯太遠。

(嗯,其實也沒差,本來就沒什麼主題…)

 

我只是每次在體驗、學習一件新的事物時,會一股腦兒投入。

喜歡周深,就會翻遍他的每一個視頻。

喜歡王晰,為了他買新的喇叭。

喜歡做香,用各種管道買書、買香粉(好期待100瓶香粉擺出來的陣仗啊)。

 

如果那是我靈魂中遺落的拚圖,

我想好好地,密密地嵌上,

讓自己逐漸完整、圓滿。

 

同時也明白,「完整」並不是真正目的,只是目標。

所有的拚圖,一開始都是完整的。

是為了讓人們體驗拚圖「過程」的樂趣,才打散了再包裝出廠。

 

我們也是。

 

每個靈魂都來自「圓滿」,

(嗯…  其實前身是空無,但也差不多。空裡面什麼都沒有,也沒有缺,當然圓滿)

所以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直不滿足。

就像那些被打散的拚圖,正在一片片拚回來。

 

我們喜愛的人事物,就是線索。

還有,討厭的也是。

從不喜歡的人事物中,可以反向推論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喜歡博學的人,但他的知識不會成為我的,所以我自己學習。

 

我討厭虛假的人,所以反向推論:我喜歡真誠,真實。

但當我習慣性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去迎合別人的期待,也是一種虛假和欺騙啊!

也許騙得過別人,但騙不過自己。

所以以前很不快樂,很討厭自己。

 

偶像崇拜,某方面來說,

是在彌補自己的不足。

 

但就算你是那個超級幸運兒,擁有了「真的」的偶像,

還是從別人的身上,獲得你想要的。

那是別人的拚圖,不是你的。

再怎麼相像,也合不上。

 

尋找伴侶也是。

不管是靈魂伴侶,生活伴侶,甚至是肉體伴侶,

如果你總是想找「另一半」,那你找到的永遠「只是一半」。

 

所以,請找一個「人」,與你「相伴」。

有「人」,才成為「伴」,而不是「半」。

前題是,自己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你真正失落的,從不在外面,而是在裡面。

外在的人事物只是參照物。

 

我喜歡周深精靈般的獨特嗓音,因為我想念天堂,喜歡獨一無二。

我喜歡王晰低到塵埃裡的聲音,因為我想體驗低頻的振動。

 

高八度,低八度,這二個極端音區,

卻能莫名地合拍,碰撞出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創造,是變化,也是我喜歡和想要體驗的特質。

 

把偶像、寵物、殺人魔放在一起對比,是消除舊的框架與執念。

對以前那個是非好惡明顯,黑白分明,沒有灰色地帶的我來說,

是成長,是包容,是接納自己更多的陰暗面。

 

我不喜歡被拘束,喜歡自由。

不喜歡壓抑,愈壓愈反彈。

所以一旦我迷上某件事,就會一直一直做它,翻來覆去的研究、剖析,

直到確認過眼神,是對的那個人,然後就可以真的放下它,

因為它已經是我的一部份,不再需要依賴外界來滿足自己。

 

呼~~

終於打完了。

 

最後誠心工商一下好了。

浴光之路,是帶你回到自己的道路。

隨著我愈來愈明白自己,完整自己,帶起課程也更有底氣。

2019的第二班浴光:2/27,28,  3/6,7  週間班

歡迎你一起沐浴光中,找到自己。

(光線明亮點,比較容易看見拚圖哦~  ^_^)

 

 

(其實本來想了個標題是:偶像與殺人魔。 雖然貼切,但太標題黨了,做人要有原則!)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