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說:我沒有生氣

以前我專職做皮紋,經常跟很多家長和老師分析討論孩子的各種狀況。

往往發現,其實孩子根本沒有「問題」,問題都出在大人身上。

也許是這個原因,

自己逐漸走向成人的療癒,放下了孩子的這一塊。

如果當父母的,或是教養者,能安頓好自己的情緒,
那麼會發現,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

當這個自小父母離異,被老師認為上課不專心的小二男生,

由很關心他的大姐姐帶來時,其實心裡是挺心疼的。

尤其在這個很愛貼標籤,動不動就用藥控制的體制下,真的很擔心他被誤解。

 

從皮紋看來,他是個很容易受環境影響,

也很需要被鼓勵,需要安全感的孩子。

而且同理心很強,特別能感受到週遭的情緒與能量。

對聲音很敏感,特別喜歡美好的人事物,喜歡燈光美氣氛佳的環境。

 

對這樣的孩子,只要好好聽他說話,給他足夠的示範和說明,

用獎勵代替責罵,其實不論生活或學習上都是很容易的。

 

然而現實生活中,由於父母離異帶來的不安全感,

平時在家,也只有電視陪伴,生活環境也相對複雜,

導致他無法靜下心來學習。

 

他一進我家就說:「哇~~ 好酷哦!」

對桌上的水晶也很好奇,一個個愛不釋手。

雖然他一進門,就東看看西跑跑,看起來好像動個不停。

但當我請他坐下來,同時說明採樣流程時,卻相當配合。

 

因為沙發是白色的,所以請他蓋完手印後先不要動,

等擦掉了再移動,他也做得相當好,完全不會故意搗蛋或無法控制。

 

說實話,他並不是個特別乖巧,正襟危坐,所謂的有禮貌的小孩,

但明顯是可以理講道理的,

能溝通,也願意溝通的。

 

我並不是特別會哄小孩,也沒有拿糖果賄賂他,

在採樣時,皮紋結果還沒出爐,我也不知道他的個性如何。

但有一個訣竅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就是「稱讚」。

 

無論大人小孩,面對未知的事物,都會很緊張。

通常我都會先說明等下要做的事,讓他先有個底。

然後只要做對了,我就說:「 對,很好」

於是他會知道自己做對了,當然接下來就很順利。

 

而採樣過程,如果有糊掉了,需要重來,

我會說:「對不起,我剛剛沒按好,可以再把手借我一下嗎?」

表示那是我沒做好,不是他的問題。

 

很多大人,無意間常常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卻忘了他們其實是第一次做這件事,

有誰一生出來就能做好每一件事呢?!

總要有人先示範,然後自己經歷嘗試和失敗才是真正學會嘛!

 

而對這樣喜歡聽好話,喜歡被稱讚的孩子,

更需要鼓勵,讓他有動力去學習。

 

他為了得到更多的鼓勵,就會開始學習控制自己的行動和語言。

一味的打罵真的只能得到反效果啊~~

 

早上這位大姐姐,特別傳訊息謝謝我。

因為那天小朋友在浴室打破了一個燭台。

我們跟他說沒關係,請他不要動,怕他踩到碎片。

 

但可以看出他很緊張,不但用手去撿碎片,

嘴裡還不停的說話,不敢看我們。

 

我當場碰觸他,跟他說:

「沒關係,我沒有生氣,也沒有要罵你,地上很多碎片,請你先出來,不要受傷了。」

 

今早收到的訊息是跟我說,

謝謝我那天立刻表示「我沒有生氣」,才讓他穩了下來,

否則他很緊張,擔心要賠很多錢,

因為他看到跟燭台放一起的水晶,以為一樣貴…

 

其實當下我並沒有想太多,也沒有什麼理論基礎,

只是直覺感受到孩子的緊張和害怕。

而這個如果不說開來,很容易成為他的一個陰影。

特別是這樣一個很在意別人看法的人。

 

碰觸他,同時也在傳遞穩定的能量過去,

讓他真實「感受」到我真的沒有生氣,而不只是口頭或表面上的安慰。

於是他可以快速平靜下來。

 


平時我不太會將個案內容這麼仔細地記錄下來,

但這真的不是個別的案例,而是現在社會中相當普遍的現象。

於是徵得同意,將這段寫出來,

希望讓更多人,更有意識地檢視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

甚至看見自己內在,那個曾經受過驚嚇的小孩…

跟他說:「你放心,我沒有生氣….」

2014年5月5日

1 個回應

  1. 2021-12-20

    […] 我有看到您的文章(跟孩子說:我沒有生氣),內心很感動! […]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