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首投
前幾天,我娘在電視購物買了一床膠原蛋白棉被,
覺得很讚,就多買了二床給我和她愛孫。
上個月,我在服飾店買了一件套頭棉衫,
覺得很舒服,就趁兒子來時問他要不要,準備多買幾件。
棉被和衣服,都被少爺無差別地拒絕了。
唯一的差別是,
我娘很失望,因為已經買了。
我覺得無所謂,因為本來就只買了一件給自己。
這二者的出發心,都是愛,但結果和心情大不同。
前者少了「尊重」,先買了再說,
認定別人應該接受她的好意,
所有的詢問都只是表面上的形式,走個過場,
沒有真正接受「不」的答案。
而我即使算是家裡跟少爺最親近,最了解的人,
也摸不清他善變的品味和當下的需求。
所以幫他買東西時都要經過他同意,免得買回來變垃圾。
週五晚上他考完試直接過來,準備第二天投票。
這是他的第一次。
他問我要投誰?
我簡單說了自己的想法,也沒有特別拉票什麼的,
然後跟他一起看選舉公報(之前根本都沒打開)。
我們認真翻了半天,竟然沒有總統的政見?
好吧,我們都看了發表會的”精華版”,過!
然後是政黨。
他看了看就說:「民進黨的看起來都是在喊口號,好空洞。」
我本來還想說這樣太偏頗太草率了
當我拿過來看時,
轉頭對他說:「我懂你的意思了!」
「是不是~~」他很高興遇到知音。
很慶幸他唸的是哲學,學習思辨,而不是盲從。
當然,一張紙上的幾句話,不能代表全部,
但如果這樣一個機會都不能好好表達,用心把握,
我們還能期待什麼呢?
我想,這就是老中青三代的不同。
老人家活在過去,
年輕人活在當下,
我們夾在中間~
但我很驕傲地說,
我為年輕人扛住了一些壓力,
於是他可以做自己。
也因為我努力尊重他,
他也在各方面展現尊重和貼心。
尊重,是實際的行動,而不是標語。
尊重,也不只在二人之間,自己高興就好,
而是不傷害他人的感受和權益。
台灣人溫和善良,同時也有智慧和民主。
(幸好投胎有看準,可能這輩子的方向感扣打都用在這裡了!)
PS:在選立委時,因為都不認識,他的篩選指標第一項是“面相”。我說那個…. 你們科系教得會不會太廣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