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活大體會】當個人吧!
原本興致勃勃買了一台儀器,想著可以怎麼怎麼用它,
結果不知道是我的智商欠費還是跟它八字不合,怎麼弄都不順。
跟公司反覆溝通後,堅持說是我的軟體安裝順序有誤….
反正就不認為機器有不OK的可能。
說實話,我的火氣莫名的大,這也挺反常。
它並不便宜,但光是安裝就花掉我好幾天的時間,連線狀態很不穩定。
公司的態度不能說不好,
客服和工程師也很盡責地第一時間回應我的問題。
但就是一條筋,沒有考慮到客戶的感受,
敏感一點的人,從文字就可以看出對方覺得遇到笨蛋奧客,很不耐煩。
當我建議改善一下安裝程序時,
卻強調軟體是贈品,一定要依規定的順序安裝才行,
意思就是不要要求那麼高。
難怪這項產品進台灣好幾年了都推廣不起來。
嗯,抱怨完了,還是要回到自己身上,想想為什麼會遇到這種事?
買了這麼多年的東西,一直都很平順,
即使不合用,也幾乎不會退貨。
想了好幾天,自我檢討了好久,
我是不是也曾經沒有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感受?
我是不是也曾覺得:這麼簡單,不是早就說過了嗎?
我是不是也固執地認為自己的方法就是對的,要別人配合我?
嗯… 當然有!
但事情都發生了….
當時年輕不懂事,修養不夠啊~~
然後就決定,暫時放過自己,
等心情好一點再來處理。
我想,這次事件還有一個點,
就是面對自己「害怕衝突」的課題。
只要別人稍微口氣不好,或是貌似不開心,
我就會啟動「戰或逃」的機制。
通常我都是選擇“「逃」。
美其名是為對方著想,其實是自己害怕面對衝突,
害怕別人覺得自己不是個好人。
發現還是要求自己要在第一時間做到完美,
希望自己維持美好的形象,保持良好的記錄。
….
看,又在檢討自己!(煩捏)
就不能好好地生氣嗎?!
嗯,對,
就是允許自己生氣!
寫下這一句後,胸口的氣吐掉了一些,
看來這一點得分最高。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當我覺得沒錢時,會想想那些沒地方住的人;
當我覺得不舒服時,會想想那臥病在床的人;
當我覺得不順遂時,會想想那些身處戰亂的人;
當我覺得不完美時,會想想所有在地球上的人…. 提醒自己:我不是神。
往上看,讓我有動力往前進,
往下看,讓我有信心走下去。
莫名沮喪無力時,
允許自己休息一下。
並不是每件事都是自己的錯,
既不忍心苛責他人,
又為何狠心虐待自己呢?
把自己當個人吧!
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自己,不批判地聆聽。
成為自己的父母吧!
像對待寶寶一樣溫柔,給予成長和學習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