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真實的自己】美味,沒有食譜
總是提醒自己:不要評論。
批評,真的非常容易,而且吸睛,
但非常危險。
因為因果不知何時降臨。
好奇、避險,是人的天性,
我們會對負面的訊息特別留意,
是為了不要犯相同的錯誤,為了讓生命延續。
父母糾正我們的行為,新聞報導壞人壞事,
可以說都是出於愛與提醒,
只是一旦過頭,就很容易被恐懼主導,失去了愛的本意。
而且許多大人只會說「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
卻懶得教育孩子怎麼做才是對的,
自己的人生失敗卻要求孩子成功,
合理嗎?!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不經教化便加以殺戮叫做虐;不加告誡便要求成功叫做暴)
許多的「壞人」就是在這樣的暴虐下養成的。
即使不看電視,還是可以看到許多”亂象”,
心中雖有想法,卻總在說與不說之間猶豫。
除了不想招惹無謂的麻煩,更重要的是:
「我知道我沒有看見全貌。」
這”全貌”指的不僅是事件始末,
各方人士的不同視角,還包括前世業力因果,
所以常常有種無力感。
唐鳳說的一句話我很欽佩,但境界實在太高~~
大概意思是:就是要做看不到結果的事,看到得結果就沒意思了。
我想大概就是類似 世界平和 之類的吧!
很有意義,但人類有生之年應該看不到….
我其實也是控制欲很強的人,
除了完美主義還很需要成就感,
一件事不能在短時間看到成果已經很扎心了,
還不能預期和控制那簡直是凌遲。(難怪臣服是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所以常覺得慵懶,提不起勁,
但又討厭壓力和責任,物慾情慾也不高,
這到底讓人怎麼活啊?!
….
怎麼回事?
好好的勵志文又寫成厭世文?!
泥看看~~
陷入負面是多麼容易的事!!!
讓我努力回想一下…
我應該是想說:
把眼光放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
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想去的願景上。
批判很過癮,也很解氣,甚至是為了正義!
同時,各種有形、無形的因果亦無可避免。
尤其現今的能量回應速度飛快,無論好壞。
也許有時會覺得:這樣活得好累啊!
不是都說要活出自己嗎?
當然就說真心話啊~~
而且難道看著人做壞事而不出聲阻止嗎?
說好的禮義廉恥、滿街的光與愛呢?!
這時我就會想起,
菩薩和凡人互換身份的故事。
我沒有菩薩的全知全能之眼,
所以選擇先靜觀。
同時我有來自菩薩的仁慈之心,
所以選擇主動做我認為對的事。
不評論,不代表沒立場,
只是選擇讓子彈先飛一會兒,
同時找好位置,養精蓄銳,做我能做的事。
認真想想,
「自我療癒」,「活出自己」,
應該我是一直以來歸納出的核心理念。
雖然累,雖然慢,
卻是我做來不違心且覺得很重要的事,
所有的能量工作、課程、活動最終都會引入這二個中心思想。
手作調癒香DIY,是啟動內在療癒師找出配方,透過工作靜心,做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香。
本能療癒工作坊,學習深入聆聽自己的身體,喚醒內在的療癒本能。
EO能量整復 ,與宇宙源頭能量調頻,讓靈魂安住在身體,自然達到身心靈合一。
阿卡莎花精、讀書會、自我調癒100招….
外在形式不同,但目的地只有一個:
活出真實的自己
「自我療癒」、「活出自己」,
都是要向內看,往心走。
而不是一味揪住別人的錯處,審判式地評論。
發現腦中開始批判別人時,我會叫停,
然後看看自己怎麼了? 哪個部份被勾動了?
當我們看著別人做得好,心生妒嫉,
其實是渴望自己能比現在更好,渴望被認同。
當我們看著別人做不好,忍不住批評指責,
其實是想起自己曾被責備的難堪。
當我們怨懟環境、家庭的壓力,
其實是渴望自由,缺乏活出自己的勇氣。
我相信,人生的一切都有解答,
就像小時候的參考書一樣,每本參考書後面都印著答案。
成熟的大人都知道,
直接抄答案很容易,但學不到東西。
所以燒腦又花時間的作答過程很痛苦但又必需,
不然考試不會過。
我也很想找出健康、成功人生的公式,
那絕對比台積電股票還好賺!!!
殘酷的是到目前為止,
我找不到公式,做不出模具,
只能像日本拉麵老店中頑固的職人般,
專注在手中的每一份麵團,
留心著細微差異的氣候、溫度、濕氣,
以決定手中的麵何時下鍋。
曾看過一本小說,
女主是私人廚師,她獲得每一位顧主的好評。
她的對手很不服氣,想辦法偷吃到她的餐點,
但真心覺得普通,完全不明白自己輸在哪裡?
可是,生病又極其挑剔的大老闆偏偏就是把她煮的都吃光光,
其他什麼米其林星星或是高檔食材,頂多淺嘗一口就算給面子了。
原來,她會觀察、感受每一位食客的需求,
包括喜好、情緒與身體狀態,調配當下最適合他的食物。
每一個吃過的人共同的評價都:
「說不出好吃在哪,但就是會一口接一口的吃完,很舒服。」
因為,她沒有食譜,
每一道餐點都是用心為食客量身訂做的。
這是她的天賦,旁人學也學不來。
我看了之後,真是莫名地感動到哭~~~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一個當下也都是絕無僅有的。
從食物中傳達出來的是:
「被人看重,且看懂。」
當時我反覆看了好幾次,莫名地被深深觸動!
現在想想,這才是我想做的事吧?!💗💗💗
在每一個相遇的時候,好好陪伴,
把每一次相見都當成最後一次,
彼此沒有牽掛和遺憾(這是帶業投胎的要素啊),
不是很美嗎~~
明天不一定會來,只有今天真實存在。
不要把”下次”當成理所當然,
而是把”每次”都當成驚喜,
讓每個片刻都像煙火般多彩絢麗!
所以,
如果我沒有主動跟你約下次的療癒,
並不是你不需要,
而是我把每一次都當成最後一次的盡力,
同時也相信你有足夠的判斷力,
決定我們何時再相遇。
《 Homa Ri 私人訂製/專屬能量調癒 》